我們終於升上國小六年級,我希望這學期可以平安快樂,學業進步!!!!!!!!!
詠誠的~~夢想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期末作業: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
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發生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涉及全球大多數國家——包括所有大國——最終分成兩個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
緣由: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可劃分為西、東兩大主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3]。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以及簽訂的一系列針對戰敗國的條約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之路。
這次讓我了解到戰爭的成敗關鍵,是英國和法國在德國發動攻擊時竟想靠溫撫策略來安撫德國,雖然最後德國還是輸給英國和美國,不過英國和法國最大的錯誤是輕忽德國的實力。
我也希望我可以了解他們策略問題,也希望世界不要再打戰了。
px:我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敗關鍵還是美國的參戰。
緣由: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可劃分為西、東兩大主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3]。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以及簽訂的一系列針對戰敗國的條約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之路。
- 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簡稱國社黨,NSDAP)
-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從而突破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7](其實在希特勒上台時就已經將十萬人的軍隊限額秘密擴展成30萬人
-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藉口法蘇訂立《互助協定》,違反國聯規定,因而進兵萊茵河非武裝地區
- 1939年3月佔領了餘下的捷克領土。3月14日,剩餘的斯洛伐克部分領土宣佈獨立並獲德國、英國與法國的承認,其他部分領土被併入匈牙利、波蘭等國。
- 1937年義大利也退出了國際聯盟。義大利與同樣退出國聯的納粹德國在1939年5月締結了《鋼鐵條約》,從而加強了羅馬—柏林軸心。1940年9月27日,德國和義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形成。
- 1940年5月10日,時年65歲的溫斯頓·邱吉爾被英王任命為英國的戰時首相。
- 1939年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雖然兩國曾承諾會確保波蘭領土的完整,但是戰爭進行時卻沒有給予後者任何有效的軍事支持
- 1939年11月30日,芬蘭遭到蘇聯的襲擊,蘇芬戰爭(也叫冬季戰爭)爆發。芬蘭的抗蘇戰爭贏得了當時國際社會的廣泛的同情,瑞典、美國等國家的志願者紛紛組織志願軍奔赴芬蘭對蘇作戰,英法也計劃組織遠征軍,準備借道挪威、瑞典開赴芬蘭。
- 歐洲大戰開始後 開始著手建立防範德國的「東方戰線」,這條戰線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並企圖通過擴大蘇聯西部疆域加強防禦德國侵略
- 1939年11月30日,芬蘭遭到蘇聯的襲擊,蘇芬戰爭(也叫冬季戰爭)爆發
- 1940年4月9日德國展開「威塞爾演習」計劃,進攻丹麥和挪威。德國人聲稱這是為了防止英法首先佔領挪威這個原本中立的國家,從而切斷德國從瑞典進口礦產的道路
- 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法國於先前在荷蘭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 佔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就在法國北部集中,準備可能的登陸戰(海獅計劃)。德國決定首先進行空戰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即英倫空戰
- 8月5日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從而為陸軍登陸掃除障礙。在戰役的高峰,8月24日到9月6日德軍每天平均出動1000多架飛機,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與已經十分疲勞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雖然英國擁有先進的雷達技術,他們還是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空軍飛行員
- 1941-1942年末的歐洲,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獲得了軍事上的巨大勝利,不僅控制了幾乎整個東南歐,還佔領了大片蘇聯西部領土,第三帝國的勢力範圍達到了空前的地步。而歐洲地區尚由同盟國控制的範圍中,以蘇聯所控制的領土面積最廣泛。
- 英國從1940年,美國從1942年展開對德國佔領下的西歐地區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
- 美國介入歐洲戰局之後,於1942年6月29正式以陸軍航空隊第八轟炸機司令部為進行戰略轟炸的第一階段,這一天對德國的轟炸還是以借來的英國輕轟炸機轟炸法國境內的目標。直到B-17與B-24轟炸機的數量逐漸累積之後,美國才得以使用自己的裝備對德國佔領區進行日間的精確轟炸
- 與羅馬淪陷同時發生的是對法國的進攻。1944年6月6日的D Day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然後美軍、英軍與加拿大軍隊逐漸取得優勢,德軍則漸漸衰弱。最後致命的一擊是十分冒險的行動,由巴頓領導的美軍突破了德軍的防線,而原本在諾曼第作戰的德軍則被困在包圍圈中。德軍再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盟軍順勢直達德法邊界
- 盟軍也開始對德國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物質破壞。而在國內,希特勒逃過了多次暗殺行動,包括發生在1944年7月20日最嚴重的一次政變企圖。這場由克勞斯·馮·施道芬堡策劃、阿爾弗雷德·台爾普(Alfred Delp)等人參與
- 1944年8月15日盟軍又發動「龍騎兵行動」,從法國南部發起攻擊。到9月,三組盟軍部隊已經抵達德國邊境,很多樂觀估計認為戰爭在1944年年終就可結束
- 1944年12月16日德軍在阿登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史稱突出部戰役。德軍成功地包圍了一些盟軍部隊,但後來盟軍將領巴頓將軍成功地解救並擊退德軍。
- 1945年4月25日,美國與蘇聯的部隊在易北河會師,將德國劃為兩半。由蘇聯紅軍發起了進攻柏林的戰役。希特勒堅決抗拒,宣稱誓死保衛柏林,攻克柏林的戰鬥慘烈開打,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共殲滅德軍48萬人,自身也付出了30萬人的傷亡代價。
- 1945年4月30日,當一切都即將結束時,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與自己的長期情人或新婚妻子愛娃·勃勞恩一起自殺。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卡爾·鄧尼茨海軍元帥為他的繼承人,約瑟夫·戈培爾為德國總理。但是戈培爾也在5月1日與家人一起自殺,而只剩下鄧尼茨與盟軍談判投降問題。投降文件在5月7日由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簽字,根據蘇聯方面的要求,上述情況只能視為投降儀式的預演,正式的投降文件於次日(5月8日)在柏林由蘇聯的朱可夫元帥主持簽署,威廉·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文件上簽字,該文件於5月9日零時生效,由於時差關係,美英盟軍將5月8日稱為V-E Day(歐戰勝利日)
- 文章節取: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B0
這次讓我了解到戰爭的成敗關鍵,是英國和法國在德國發動攻擊時竟想靠溫撫策略來安撫德國,雖然最後德國還是輸給英國和美國,不過英國和法國最大的錯誤是輕忽德國的實力。
我也希望我可以了解他們策略問題,也希望世界不要再打戰了。
px:我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敗關鍵還是美國的參戰。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